小编注:参与过2021、2022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的党员律师马忠喜,不忘初心,再出发,矢志不渝践行执业为民宗旨,对曾经服务过的“1+1”法律援助地区,开展“回头看”行动,在看似琐碎的法律援助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队伍中的一员,在两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中,看到了地区经济差距及文化教育对百姓法制意识的影响,深刻体会到百姓生活的艰辛。中西部受援助地区因交通不便、地形、气候等原因,经济落后,学习、生活条件差,家庭收入低,从而造成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遇事甚至想到的是用原始极端方式去解决。正因上述问题的存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实施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两年的法律援助得到了山东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协、律师事务所的充分肯定。“1+1”法律援助精神更需要被宣扬,被社会肯定,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在山东通德律师事务所的鼓励下,我携妻子开启重走法律援助路线行动。
2024年春节刚过,我便与妻子踏上了回头看行动的征程。第一次连续自驾走的这么远、这么久。这次行动路线跨越九个省份,行程约计7500公里,在行程中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经历了风霜雨雪及各种道路、生活的挑战。这些都阻挡不了我法律援助前行的脚步,在沿途中路过学校、市场、广场、村寨、农户,只要有机会我就尽可能多进行一些现场法律宣传,看到受援群众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我会竭尽所能给予他们尽可能完善的解答与帮助。虽然付出了很多,也有周边人包括律师同行的不理解,但更多的是受援群众的感谢与信任。在四川省一沿途民族村寨,进行法律宣传并给予民事纠纷案件解答后,彝族同胞坚持让我们到他们家做客,让我们喝茶、吃饭再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告诉他们还要赶路,找机会再来,并邀请他们到山东做客。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有个机关干部因拆迁问题,与现场群众发生冲突,该机关干部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我作为他的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向公诉机关提出对其不起诉的辩护意见,最终检察机关采纳了我的辩护意见,当事人不但免受刑事处罚而且保住了工作岗位,因此,当事人对我的努力非常感激。得知我再次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特意制作感谢信表示感谢,并代表广大的受援人,向山东通德律师事务所及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其面临法律难题,迷茫无助的时刻,我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点亮了其前行的道路,这次法律援助,不仅为其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其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义的力量。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法律困惑,深入实际地调查取证,不遗余力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成功解决了法律纠纷,更增强群众了法治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作为一名党员律师,法律援助永远在路上,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以满腔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法律援助工作中。要向法律援助志愿者先进群体学习,在促进中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途上,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