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欢迎扫一扫关注

潍坊律协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初心不改勇担当,再追援青法援梦
发布时间:2020-11-05 09:11    |    1452次浏览
      54岁的孙宏业是山东国宗(安丘)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已经连续三年在新疆、青海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岁月,早已在他黝黑的脸上刻画出桑沧的痕迹。如今他已告别亲朋,再入青藏高原,继续追逐“1+1”法律援助梦。
      初心不改,再入雪域高原
      10月20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这一天晴空万里,扎曲河还在奔涌,不远处的雪域高原和蓝天白云正在静静等待迎接一位熟悉的老朋友。
      时针回拨到2019年7月8日,孙宏业告别了妻儿和朋友,从炙热的齐鲁大地一头扎进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成为了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法律服务中心唯一的一名律师。
      囊谦县,青藏高原东部,雪山草原绵延不绝,三江源地区的河水奔流不息,十几万居民在此世代繁衍。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囊谦县是无律师县,法律人才奇缺,孙宏业的到来填补了这一空白。
      强烈的高原反应、交流不畅的语言障碍、半生不熟的饺子面条……都没有让这一个山东大汉退却。“为建设当地法治社会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初心”——寥寥几字,便好似一团烈火,驱使孙宏业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传递法律的星星之火。
      他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在一层楼,以“办公室为家”的工作模式成了常态。他加班加点为当地政府审阅合同,不厌其烦疏导信访案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竭力做到哪里有法律需求,就出现在哪里。
      “法律援助律师做的不是收服务费的‘买卖’,而是给困难群众提供援助服务,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这里唯一的一名律师,孙宏业除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在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外,还要协助县政府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及上访投诉案件,同时在看守所值班处理涉法事务;除了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书写法律文书和提供法律咨询外,还免费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书服务,工作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囊谦的涉法事务。
      心怀赤诚,撒播正义之光
      “刚开始我在建筑公司就职,因为热爱法律维护正义的职责,34岁考取律师资格证。”孙宏业说,平日最喜欢办理的案件就是援助类的案件。
      边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法律服务资源相对匮乏,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孙宏业一来到囊谦县,就碰到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6名四川农民工兄弟来到囊谦县务工,起初包工头蒲某约定:先发生活费,当建筑工程结束时再将工资全额付清。可是等到工程结束后,蒲某却销声匿迹,6名农民工兄弟的20万元工资要不回来了,他们在走投无路时,幸运地碰到了孙宏业。
      “你的这种做法既违法也很不道德,恶意欠薪是要担负法律责任的。”几经周折,孙宏业联系到了包工头蒲某,电话里孙宏业向蒲某摆事实讲法律,最终蒲某自觉来到了法律援助中心接受司法调解,民工兄弟的20万元工资要回来了。
      从找不到当事人到案件顺利进入司法程序,能够克服中间重重困难,正是因为孙宏业一直怀着一颗维护法律正义的赤诚之心。孙宏业说,他接手案件已达上千起,可只要他的律师生涯不停止,他的法援之路便不会停。“我希望通过法律援助,让每个当事人及他周围的人能够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感受到社会的阳光和公平正义。”
      勇担使命,书写不平凡人生
      在囊谦县的日子里,孙宏业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从业精神,积极投身到边远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中,造就了一名山东法律援助律师的光辉形象。
      今年3月份,孙宏业律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更让孙宏业高兴的是,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正式宣告囊谦县脱贫摘帽!实现了“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目标。
      当得知孙宏业即将结束法律援助返回山东时,囊谦县司法局法制科负责人闹吾曲桑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挽留:“孙律师,我们县急缺律师,我们舍不得您走,欢迎您在囊谦设立律师事务所。”孙宏业不假思索,十分干脆地回答说:“我可以再留一年。”
      “我觉得法律援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青海人民需要我,我也舍不得青海的朋友们。”孙宏业用平凡的举动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自2009年“1+1”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一批又一批像孙宏业这样的律师,放弃原本丰厚的收入,抛家舍业,来到律师资源匮乏的落后贫困地区,在艰苦甚至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奉献。
      回首16年从业经历,孙宏业不忘法律职业初心和履行法律援助使命,在雪域高原谱写着奉献之歌、播撒着伟大之爱。